佛山日報訊 記者楊立韻 通訊員連曉芙報道:舞臺上,俠家拳拳拳生風,廣東醒獅步步生威;舞臺下,南山五彩陶釉與三水玉雕互動體驗吸引眾多親子家庭……昨日上午,三水區(qū)博物館舉辦開放日活動,接下來的一個月,這里將陸續(xù)推出“陸增康黃奔凱雙人雕塑精品展”“古代碑刻拓片精品展”等多個主題展。

師從南山五彩陶釉非遺傳承人的錢勇全在教小朋友制作陶藝作品。/佛山日報記者楊立韻攝
昨日上午,三水區(qū)文化廣電旅游體育局在區(qū)博物館舉辦文化遺產(chǎn)保護月暨5·18國際博物館日活動?;顒蝇F(xiàn)場提供俠家拳、廣東醒獅等非遺表演,三水玉雕、南山五彩陶釉等制作體驗,以及西酒薩其瑪、蛋散和明昌雞仔餅等非遺美食展示。在一處展位前,錢勇全正忙著教小朋友制作陶藝作品。錢勇全師從三水南山五彩陶釉非遺傳承人楊英才學習陶藝,他說,近年來三水對非遺文化推廣越來越重視,市民的熱情也越來越高?,F(xiàn)在將非遺傳承與親子活動結合,能讓更多人感受到非遺文化的魅力。
廣東醒獅傳承人劉漢庭、俠家拳非遺傳承人劉浩榮同演了一出精彩的“上陣父子兵”。他們分別帶來了具有三水非遺文化元素的《群獅起舞》《虎鶴相斗》《俠家拳》和《俠家刀》。1975年前后,俠家拳高手鄧鎮(zhèn)江到三水體校教拳,當時年僅14歲的劉漢庭拜其為師,學習俠家拳和舞獅技藝。后來,鄧鎮(zhèn)江將俠家拳這門武藝傳授給兒子劉浩榮。近年來,俠家拳走進中小學校授拳,目前在三水約有幾千弟子。
區(qū)博物館副館長張雷說,昨日也是三水區(qū)博物館自去年10月啟動升級改造后首次向市民開放。開放期間,三水區(qū)博物館實行線上實名制預約,市民可以預約并在3天內參觀,但不接受團隊預約。

市民在觀看碑刻拓片展。/佛山日報記者楊立韻攝
圍繞今年國際博物館日及其文化和自然遺產(chǎn)日主題,今年三水博物館策劃了多個陳展,包括《起航·初夏——陸增康&黃奔凱雙人雕塑精品展》《嶺南古韻鐫拓千秋——古代碑刻拓片精品展》《中國戰(zhàn)疫大型宣傳圖展》等。目前推出的古代碑刻拓片精品展收錄了白坭九畝墩梁士詒墓園里的神道碑,該碑文詳細、客觀地記錄了知名鄉(xiāng)賢梁士詒的生平。
國際博物館日特色活動一覽
《起航·初夏——陸增康&黃奔凱雙人雕塑精品展》
●展出時間:5月18日~6月30日
●展出地點:博物館碑廊及園林綠化區(qū)域
《嶺南古韻 鐫拓千秋——古代碑刻拓片精品展》
●展出時間:5月18日~6月20日
●展出地點:三樓西展廳區(qū)博物館參觀貼士
開放時間:周一至周日開放(特殊情況除外)。
開放區(qū)域:農耕三水展廳、三水博物館館藏文物精品展、非遺體驗廳、三樓臨時展廳、詩情賦淼互動區(qū)、館內景觀區(qū)。
接待數(shù)量:每日接待觀眾量為100人,每日分兩個時段,即9:00~12:00、14:30~17:00,每個時段可接待50人。如果某個時段預約已滿,則游客需要重新選擇日期和時段。
實名預約:個人可預約3天內參觀,不接受團隊預約。每個微信ID可預約1個成年人及1個未成年人,未成年人不得單獨進場。
防疫措施:所有進入三水區(qū)博物館的游客均要出示預約二維碼、健康二維碼、有效身份證件;所有進館人員均需佩戴口罩,主動配合體溫測量和安全檢查,參觀過程中與他人保持1.5米以上距離,有發(fā)熱(≥37.3℃)、咳嗽等癥狀的游客不能進入;進館人員統(tǒng)一由東門左側進入,參觀完后統(tǒng)一從東門右側離館;疫情防控期間,博物館將暫停人工講解服務;游客如出現(xiàn)不適,請及時聯(lián)系博物館工作人員。
原標題:三水舉辦文化遺產(chǎn)保護月暨5·18國際博物館日活動
來源|佛山日報
文圖|記者吳昱萱
編輯|何欣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