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产精品产品视频_国产精品作爱视频_伊人久久精品视频一区二区_狠狠躁夜夜躁人人躁婷婷视频

佛山在線

10余年骨灰植樹超萬份 佛山倡導市民文明祭掃

今年清明,正值新冠肺炎疫情防控關鍵時期。3月18日,佛山市疫情防控指揮部發(fā)布《關于疫情防控期間清明祭掃活動的通告》,全市公墓、殯儀館清明期間暫停祭掃。 

面對清明期間的疫情防控風險,昨日,佛山傳媒集團特邀市委宣傳部精神文明協(xié)調科科長何子健,市民政局副局長梁靖偉,市民政局社會事務和兒童福利科科長黃偉鋒,市博物館原館長、市非遺專家梁國澄上線佛山+ “戰(zhàn)疫”頻道《權威訪談》欄目,就今年清明文明祭祀、網絡祭祀等話題展開討論。

進步

10余年骨灰植樹超萬份

問:近年來,佛山在倡導文明祭祀、綠色祭祀方面,形成怎樣的良好傳統(tǒng)?在移風易俗方面,取得了哪些成績?

何子?。呵迕魇瞧叽笾袊鴤鹘y(tǒng)節(jié)日之一。多年來,市文明辦每年都會采取網上網下相結合的方式開展“我們的節(jié)日·清明”主題活動,發(fā)出文明祭掃的倡議書,鼓勵人們植樹安葬、鮮花祭拜,不用火、不燒紙、不放炮,采取寫許愿卡、集體共祭、網絡祭掃等新穎方式開展祭掃,倡導厚養(yǎng)薄葬,引導人們關心關愛身邊的老人,過一個綠色、安全、健康、文明的清明節(jié)。

通過多年來的努力,中華民族傳統(tǒng)文化得到弘揚,市民精神文化生活進一步豐富,在清明期間營造了文明祥和的節(jié)日氛圍,鮮花祭祀、植樹祭祀、音樂祭祀、網絡祭祀以及組織家庭追思會等文明綠色低碳的祭祀方式越來越多,不文明祭掃方式逐年減少。

黃偉鋒:近年來每逢清明,我市各級民政部門都會開展形式多樣的“清明宣傳月”活動,倡導大家移風易俗,踐行綠色、低碳、文明的祭掃方式。

自2005年起每年4月下旬,市民政局都會組織骨灰植樹活動,引導群眾參與骨灰樹葬。據統(tǒng)計,10余年來,全市參加植樹的骨灰已經超過萬份,相當于節(jié)省了一座中型墓園的土地。從2013年起,全市各大殯儀館在每年3月中旬都會開展“殯儀館開放日”活動,增加殯葬服務行業(yè)透明度。

3月24日,市有關部門負責人及民俗專家上線佛山+ “戰(zhàn)疫”頻道《權威訪談》欄目,倡導市民文明過清明。

此外,近年來市殯儀館、順德區(qū)各墓園和骨灰樓都停止了燃放鞭炮。今年,南海、高明、三水區(qū)也將停止各殯儀館和墓園燃放鞭炮,此舉將有效防范我市清明期間的消防安全隱患。

倡導

網絡祭祀助推文明新風

問:從傳統(tǒng)民俗角度分析,市民是否必須到現(xiàn)場祭祀,才能表達追思之情?轉換方式是否減弱對先人的思念?

梁國澄:對于佛山人來說,“行清”是一個流傳了千百年的傳統(tǒng)民俗,但在這千百年來,我們的祭祀方式也一直在隨文化、物資、環(huán)境、時代發(fā)展而不斷產生新的變化。廣東的清明祭祀,從過去宗族紀念開村,抬燒豬上山拜大太公,逐漸轉變?yōu)槿缃裨陟`位寄存場所祭祀,祭祀物品也簡化甚多,改成簡單的幾盤菜、一束鮮花,甚至以茶代酒,所以傳統(tǒng)是一直在變化的,但對先人的真情思念卻是一直延續(xù)不變的。

今年不去現(xiàn)場拜祭,確實有所改變,但要看到互聯(lián)網、云計算、大數據正在改變現(xiàn)在的生活。風俗從生活中來,年輕一代對傳統(tǒng)“行清”有自己的看法,加上學習、工作于各地,集中“行清”也有難處。在當前疫情防控的特殊時期,出于對人民生命健康安全的考慮,政府暫停了現(xiàn)場祭掃的方式,鼓勵市民從傳統(tǒng)祭祀轉變?yōu)槲拿骷漓?、網絡祭祀,這樣的方式同樣可以寄托我們對先人的追思和懷念。更重要的是,提倡環(huán)保、創(chuàng)新的“云祭祀”,其實更適合帶動更多年輕人繼承。老一輩希望“行清”的習俗后生能接力,借今年居家思祖、網上拜祭激發(fā)更多有效果的創(chuàng)意,使難返鄉(xiāng)的海外鄉(xiāng)親都可“云拜祭”,則必然推動更多后人自覺參與和發(fā)展我們的“行清”文化,也讓“行清”傳統(tǒng)在融入時代元素后得到更好的延續(xù)。這種提升與民俗文化保護是不矛盾的。

問:雖然很多市民情感上還是傾向現(xiàn)場祭祀,但清明如果出現(xiàn)人群大規(guī)模聚集,在目前疫情防控環(huán)境下,會帶來怎樣的風險?

梁靖偉:我市清明節(jié)祭掃高峰期具有“短時間、小空間、高密度”的特點。據統(tǒng)計,每年清明節(jié)期間,我市有接近500萬人次的群眾到各殯葬服務單位開展祭掃活動,清明當天約有180~200萬人次,人流非常密集。

由于廣府文化和廣佛同城等原因,每年清明期間除了本地戶籍群眾參與祭掃外,還有相當一部分為非本地戶籍群眾。其中,以南海黃岐長青墓園為例,參與祭掃人員中,廣州等市籍人員超過80%。此外,佛山作為著名僑鄉(xiāng),祖籍佛山市的海外華僑、華人近80萬人,港澳同胞94萬人,僑眷、港澳眷屬110萬人,海外華僑或港澳同胞、國內其他地區(qū)居民均有可能參與祭掃活動。

鑒于目前境外疫情傳播形勢嚴峻,相關人群的來往祭掃行為給疫情防控帶來的風險巨大,因此需嚴格采取措施嚴防死守。

問:今年由于疫情防控,網絡祭祀會不會成為新時代文明新風尚?市文明辦如何指引市民進行網絡祭祀?

何子?。何拿鞯暮诵氖菍ι淖鹬兀挥写_保自身安全,才是對逝者最好的告慰。清明節(jié)前后是境外疫情輸入的高風險期,也是發(fā)生聚集性疫情的高風險期。3月19日,市文明辦發(fā)出《打贏戰(zhàn)“疫”文明祭掃倡議書》,倡導市民網上祭掃、居家祭掃、在外祭掃、文明祭掃,通過書寫寄語、敬獻鮮花、鞠躬思念等文明低碳方式祭掃。

在疫情防控的大背景下,市文明辦大力倡導全體市民以安全為重、以大局為重,以網絡祭祀推動文明祭祀新風的進一步形成。值得借鑒的是,今年的行通濟活動,就成功以“網上行通濟”形式來開展,創(chuàng)造了傳統(tǒng)習俗成功轉型的生動實踐,為疫情防控提供強有力的支持,也得到中央文明辦、省文明辦的高度評價。

多年來,市文明辦組織未成年人開展“網上祭英烈”系列活動,在未成年人、年輕人群體中,網絡祭祀有著非常堅實的基礎,加上廣大佛山市民的大局意識非常強,文明素質不斷提高,有市民的大力支持、積極參與,我們一定能克服一切困難,奪取疫情防控的最后勝利。

提醒

佛山今年開展鮮花代祭活動

問:今年市民不能到現(xiàn)場祭祀,目前佛山提供了哪些祭祀渠道可供市民選擇?這些方式有怎樣的特點?

梁靖偉:今年,在殯葬服務機構現(xiàn)場祭掃停止服務的情況下,市各級民政部門主要從三個方式開展工作:一是開展網絡祭掃。市民可以通過微信公眾號“粵省事”的“云祭掃”服務進行網上祭掃。另外,部分區(qū)和殯葬服務機構還單獨設置網上祭掃服務模塊,市民可以通過關注相關微信公眾號、訪問相關機構的網站等形式進行網上祭掃。二是開展鮮花代獻活動。全市大部分殯葬服務單位將組織工作人員為每個墓位敬獻一支鮮花(菊花)。三是開展遠程代祭,部分條件成熟的殯葬服務機構將在清明節(jié)當天組織鮮花代祭活動,并通過網絡進行視頻和圖文直播,代替廣大市民群眾緬懷先輩。

屆時,市民政局將在市殯儀館設置鮮花代祭活動主會場,并在現(xiàn)場把提前收集到的市民對先人的敬語制成心語墻,寄托思念。

問:我市在上級統(tǒng)一指導下,如何落實清明安全祭掃工作?屆時,各區(qū)殯葬服務場所將采取哪些措施,市民應該注意什么環(huán)節(jié)?

梁靖偉:目前,市疫情防控指揮部成立了清明保障現(xiàn)場指揮部,統(tǒng)籌清明期間保障準備工作,對疫情防控、森林防火、交通管制等方面進行全面保障。

在這里也提醒廣大市民朋友,目前我市各殯葬服務場所已停止現(xiàn)場祭掃活動,公安交警、治安部門和各鎮(zhèn)(街道)、村(居)將對殯葬服務機構、有祭掃服務的宗教場所、有歷史祭掃傳統(tǒng)的宗祠等重點場所附近的周邊路口或路段進行交通管制,維持現(xiàn)場秩序。

為保障廣大市民的身體健康、降低疫情傳播風險,請大家不要在疫情管控期間到殯葬服務單位現(xiàn)場祭掃。同時,不要到山上或社區(qū)周邊開展祭掃活動,燃放爆竹、燃燒香燭等,避免山林火災。

原標題:市有關部門負責人及民俗專家上線佛山+“戰(zhàn)疫”頻道《權威訪談》

倡導市民以安全為重文明祭掃

來源|佛山日報

文|記者周珊瑩、宋世偉

圖|記者鄧活生

編輯|何欣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