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产精品产品视频_国产精品作爱视频_伊人久久精品视频一区二区_狠狠躁夜夜躁人人躁婷婷视频

佛山在線

匯聚慈善力量 佛山情暖民生

善行善舉,彰顯佛山溫度。近年來,在市委、市政府的關心支持和市民政局的指導下,全市慈善工作取得了顯著成效,綜合服務體系日趨完善,社會各界踴躍捐贈,為佛山慈善事業(yè)高質量發(fā)展作出了重要貢獻。

扶貧濟困、助學扶老、應急救援……今年9月5日是我國第八個“中華慈善日”,在佛山市慈善月系列活動中,慈善嘉年華、慈善項目開放日、“佛山慈善力量”志愿者培訓等一系列活動吸引了市民群眾的眼球,引導其了解慈善、參與慈善,營造了良好的慈善氛圍,充分展現了佛山市慈善工作的豐碩成果。

拓展服務,擦亮慈善品牌

持續(xù)打造具有佛山特色的慈善品牌項目是佛山慈善人的一場“愛心長跑”。佛山慈善從業(yè)者始終堅持聚焦群眾需求,著力解決群眾“急難愁盼”問題,精心設計慈善項目,打造佛山慈善品牌,先后組織開展了創(chuàng)益合伙人計劃、兒童大病醫(yī)療救助項目、禪城區(qū)“校園慈善一元捐”活動、順德區(qū)“情暖節(jié)日”活動、南海區(qū)慈善會“愛心書包”項目、高明區(qū)慈善助學活動、三水區(qū)“連心橋”微心愿公益慈善活動等慈善品牌項目,通過不斷擴大社會效應,努力開拓發(fā)展慈善事業(yè)的新思路。

其中,為更好地撬動社會資源,探索募用分離的有效途徑,帶動社會各界參與公益慈善事業(yè)。2015年起,市民政局聯合市慈善會開展創(chuàng)益合伙人計劃公益創(chuàng)投活動,通過資助項目、扶持機構、鏈接多方資源,幫助多類弱勢群體,打造了“1+N+X”公益創(chuàng)投模式,共同扶持社會組織開展公益慈善服務。

2023年,創(chuàng)益合伙人計劃投入285萬元資助23個項目開展服務,服務領域涵蓋“童成長”“耆健悅”“殘康融”“解困頓”“踐文明”和“樂志愿”六大主題,服務人群包括佛山市困難群眾和特殊群體、困境患者、困難長者、殘障人士、困境兒童等。

8年來,創(chuàng)益合伙人計劃收到超680個項目的資助申請,項目服務領域涵蓋助殘服務、青少年及兒童服務、為老服務、醫(yī)療救助、扶貧濟困、教育創(chuàng)新、文化及體育、志愿者建設和服務等,直接幫扶人數超42萬人次,間接服務925萬人次,取得了良好的社會效應。

多方聯動,凝聚慈善合力

守望相助、扶危濟困是中華民族的傳統(tǒng)美德。發(fā)展慈善事業(yè)是社會文明進步的重要標志,也是調動社會資源解決困難群眾生產生活問題的一條重要途徑。近年來,佛山進一步推進“佛山市兜底民生服務社會工作雙百工程”高質量發(fā)展,深化“雙百工程社工+慈善+志愿者”聯動服務,鏈接機構37家、慈善項目123個,慈善資金超過5000萬元,助力全市6萬多名困難群眾解決“急難愁盼”問題。

其中,佛山漢德“善修關節(jié) 膝望奔跑”項目通過佛山漢德骨科專設慈善項目組與佛山“雙百工程”服務站點、社會組織、志愿服務團體共同實地上門走訪的方式,主動發(fā)現佛山各區(qū)困難患病群眾,為佛山市患有膝關節(jié)和髖關節(jié)病變的困難群眾進行公益關節(jié)置換手術。

來自三水的平叔,通過“善修關節(jié) 膝望奔跑”項目免費進行了右膝膝關節(jié)置換手術,開啟了嶄新的人生。平叔的妹妹珍姨告訴記者,多虧了三水區(qū)西南街道“雙百”社工幫平叔申請了“善修關節(jié) 膝望奔跑”項目,才讓原本對高額治療費用無能為力的家庭得到了幫助?!坝龅竭@么好的機遇真是感激不盡,可以說,我哥哥從失望到看到希望,從一瘸一拐到現在健步行走,都多虧了這個項目的支持?!苯刂聊壳?,“善修關節(jié) 膝望奔跑”項目已經累計入戶篩查74人次,完成膝、髖關節(jié)置換手術16人次,打通了服務群眾的“最后一米”。

除了幫扶佛山市民,佛山市慈善事業(yè)還將大愛精神傳播到全國各地。今年8月,受臺風“杜蘇芮”影響,我國華北、黃淮等地出現極端降雨過程,引發(fā)洪澇和地質災害,造成北京、河北等地重大人員傷亡。災情發(fā)生后,市民政局和市慈善會迅速行動,第一時間鏈接災害救助專項資金共150萬元,并于8月4日向河北涿州市民政局救災捐款專戶劃撥130萬元支援開展防汛救災工作。同時,發(fā)動佛山市菠蘿救援服務中心于8月4日下午迅速組織隊伍馳援河北涿州,展開搶險救災行動。一方有難,八方支援。佛山慈善力量的積極響應,得到了當地政府部門和群眾的肯定。截至2023年10月9日16時,市慈善會防汛救災工作共籌集善款449.65萬元,劃撥善款373.55萬元。同時,市慈善會還采購了總價值70.5萬元的學校課桌椅及配套零部件共3000套,為災區(qū)重建貢獻佛山力量。

科技助力,打造線上平臺

慈善募捐從線下向線上延伸,是信息時代發(fā)展的必然趨勢。為打破慈善捐助和受益人在時間和空間上的限制,順德創(chuàng)新打造“互聯網+慈善”模式,于2021年正式上線了“慈鏈公益”互聯網募捐信息平臺。通過開設慈善項目、慈善專題、圓夢行動等功能模塊,在滿足慈善工作全時可用、全網共享、全程可控、全域覆蓋的同時,為群眾搭建安全、簡單、便捷的公益捐贈渠道,成為了“立足順德、面向全國”的大眾性互聯網公開募捐信息平臺,獲得了民政部第三批慈善組織互聯網募捐信息平臺認證。截至目前,平臺已入駐機構178家,涵蓋上線項目467個,個人用戶達162467人,參與捐贈人次達133939人,募集善款超886萬元,加速形成了“人人慈善、時時慈善、處處慈善”的發(fā)展格局。

與此同時,順德區(qū)慈善組織聯合會建立區(qū)域樞紐型慈善綜合體,著力構建起“10分鐘慈善生活圈”,為社區(qū)老人提供“醫(yī)療協(xié)助+康復保健”服務以及專業(yè)居家上門生活照料、住院陪護等服務。

據了解,順德慈善綜合體前期共進駐10家單位,涵蓋社會團體、社會服務機構、基金會等組織,致力于打造集慈善數據互聯、慈善項目體驗、慈善資源流通、慈善文化宣傳、五社聯動促進、智慧社區(qū)養(yǎng)老、聯合協(xié)同辦公等于一體的集約型、共享型、創(chuàng)新型區(qū)域慈善生態(tài)樞紐。

截至目前,順德已建成1個區(qū)級慈善綜合體、9個鎮(zhèn)(街道)慈善綜合體,共開展各類慈善活動1647場,直接服務約14萬人次,鏈接社會各界資源籌募善款合計5943.83萬元、募集物資折價共計約336.04萬元,提供特殊人群就業(yè)崗位30個,商業(yè)銷售收入達596萬元,作用發(fā)揮已不再局限于慈善領域。

市民參與,弘揚慈善文化

弘揚慈善文化是發(fā)揮慈善事業(yè)作為第三次分配作用、推動慈善事業(yè)高質量發(fā)展的重要舉措。

在第八個“中華慈善日”暨“佛山市慈善月”系列活動啟動儀式以及慈善嘉年華活動中,16個單位和社會組織通過公益展示、義賣活動、互動體驗等方式,讓市民了解慈善知識,感受慈善文化。不少市民表示,通過這次活動,他們發(fā)現人人都可以力所能及地做慈善,點滴愛心也能匯聚成海。在“佛山市慈善月”期間,全市五區(qū)開展了近100場形式多樣、群眾喜聞樂見的慈善活動,激發(fā)群眾參與慈善的熱情。

為大力發(fā)揮本土慈善文化的吸引力和號召力,促進慈善事業(yè)更好地融入社會生活,市慈善會還聯合市公益慈善聯合會,開展慈善文化進校園、進社區(qū)系列活動。2023年,先后走進白燕小學、西華小學和新球初級中學等五區(qū)眾多學校和社區(qū),發(fā)動超1萬名師生和群眾參與活動,取得了良好的社會效應。

為加強公益?zhèn)鞑?,今?月,市慈善會聯合市公益慈善聯合會組織參與“溫愛佛山 向善之城——2023元宵公益慈善文化人人行”系列活動。由市民政系統(tǒng)代表、五區(qū)慈善會代表、第一屆“佛山市慈善愛心公益行動模范人物”代表等組成了120人的公益慈善及民間救援組織方陣,手持風車,沿途揮舞宣傳標語和旗幟,向佛山市民傳遞“向上向善”正能量,營造“你我一分慈善、佛山十分溫暖”的社會氛圍。在全城矚目的2023年佛山50公里徒步活動中,市慈善會特別開通50公里徒步慈善報名通道,開放1000個慈善報名名額,并發(fā)動社會各界通過設立冠名微基金的形式參與活動,通過“慈善+運動”的形式籌集善款,大力弘揚慈善文化。

新時代,新征程。佛山慈善事業(yè)正走在高質量發(fā)展的大道上,市民政局相關負責人表示,接下來,佛山將繼續(xù)做好“佛山市兜底民生服務社會工作雙百工程”,進一步推進“雙百工程”信息化建設,深化“雙百社工+慈善+志愿者”聯動服務機制,有效解決民生訴求,推進全市慈善事業(yè)、社會工作和志愿服務融合發(fā)展,做好慈善法普法工作和慈善文化宣傳,講好佛山“慈善故事”;各級民政部門將做好慈善組織、慈善活動的監(jiān)管和引導,確保全市慈善信息公開率達100%,提升佛山慈善事業(yè)公信力;各慈善組織也將結合本土傳統(tǒng)文化進一步打造佛山慈善品牌,逐步構建具有佛山特色的“大慈善”體系。

文/圖 佛山市新聞傳媒中心記者謝文銳

編輯/林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