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28日,佛山科學技術學院水義工志愿服務隊(以下簡稱“佛科院水義工”)開展汾江河羅村涌沿岸巡查調研活動,通過實地走訪、水質監(jiān)測等形式調研汾江河水質,在實踐中了解佛山水資源情況,進一步增強保護水環(huán)境、愛護水資源的意識。
作為汾江河的重要組成部分,羅村涌全長1.79公里,起點為王芝閘,終點為寨邊橋,流經羅湖、羅村、狀元3個村(社區(qū))。
佛科院水義工從興朗大橋出發(fā),沿著河岸碧道朝汾江河上游巡河,沿途觀察汾江河水質情況,以及河岸綠化、河堤管護等水生態(tài)環(huán)境現(xiàn)狀。途中,佛山科學技術學院教授王兮之詳細講解了河長牌、河長制、水資源保護等相關知識,呼吁大學生積極參加保護河流活動,養(yǎng)成節(jié)水護水的良好習慣。
巡河過程中,水義工在羅村涌的上中下游共四個取水口取水,利用專業(yè)的儀器設備對四份水樣進行pH值、水體含氧量、電導率、鹽度等指標檢測。

水質檢測結果表明,四處取水點的溶解氧含量均較高,水質優(yōu)良,且越是靠近汾江河上游,水質越好,溶解氧含量呈上升趨勢。這意味著羅村涌生物多樣性豐富,自凈能力較強。
一名水義工表示,如今的汾江河綠意盎然、風景宜人,綜合治水措施成效顯著。本次活動不僅提高了大學生對身邊水環(huán)境的了解和保護意識,還可帶動更多市民參與到護水、愛水行列中來。
文 | 佛山市新聞傳媒中心記者談飛洋 通訊員陳文彥
編輯 | 梁健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