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段時間,筆者休假回粵西信宜市探親,發(fā)現村里10戶中有7~8戶都是大門緊鎖,有的甚至門前雜草叢生,顯然長時間沒人回來居住了。留守村里的主要是老人及少數務農者,大部分村民外出前往珠三角打工。數據顯示,2021年信宜市戶籍人口130萬,常住人口僅100萬,將近四分之一戶籍人口在外工作。
還有一個現象,前些年一批中老年人帶著青少年在鄉(xiāng)鎮(zhèn)讀書,但這批青少年成家立業(yè)后,他們的子女已很少在鄉(xiāng)鎮(zhèn)讀書了,普遍轉到縣城,催生了一批村民在縣城置業(yè),造成前幾年城鎮(zhèn)房價快速上漲。他們首選在大城市置業(yè)立足,其次在縣城定居,選擇留守鄉(xiāng)村的很少。2021年,筆者曾協助3名村中青年在佛山成功購房置業(yè),還有2人也有在佛山購房的意向。像這樣的“村民進城”浪潮還沒結束,城市化進程持續(xù)推進,一批批農村青年正成為進城置業(yè)的生力軍。他們大多購房意愿強烈,買樓十分果斷。
近幾年,鄉(xiāng)村一棟棟小洋樓拔地而起,看起來十分氣派,但這些房子大多時間都是空置的,只有在重大節(jié)假日,如春節(jié)、清明、國慶假期,才會短時出現燈火通明景象。雖然處處小洋樓,公路也修到家門口,村容村貌日新月異,但卻阻擋不了村民進城置業(yè)的步伐。大城市的工作機會、教育配套吸引著他們。特別是中小城市與大城市教育質量存在一定差距,優(yōu)質教育資源集中在大城市。
還有一個事例,某鄉(xiāng)村小學,教職工有22人,但學生僅有4個班共32人,平均每個班僅8人,教職工學生比約1.5:1,可見鄉(xiāng)村學校生源流失嚴重,背后的直接原因是家長紛紛將孩子送到縣城學校讀書去了。
城市化在繼續(xù),雖然近兩三年中小城市購房需求趨于飽和,房價大幅調整,但大城市卻呈現出截然不同的景象。
上一次人口普查結果顯示,十年間,佛山常住人口增加了230萬人,人口增長數在廣東省內僅次于廣深。佛山人口流入主要緣于兩方面,一是全國范圍的人口流入,特別是粵西,二是廣州的人口外溢,南海區(qū)東部最為明顯。佛山GDP早已突破1萬億元,近日,佛山地鐵3號線首通段開通運營,全市地鐵網日益完善,佛山迎來一個全新起點,將會吸引大量人才流入,加速城市化進程,進一步刺激購房需求。
文/梁瑞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