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兩天,隨著國慶臨近,三龍灣游船票價與班次的發(fā)布,讓東平河夜游再次成為熱門話題。而這也是禪城區(qū)政協(xié)常委楊欽一直關注的話題。
2019年禪城區(qū)兩會期間,楊欽就代表民建禪城區(qū)總支提出過“水上一環(huán)”的構想,并得到廣泛關注。今年自佛山市啟動東平河水軸線建設以來,他又多次在不同場合呼吁:禪城可借此機會打造“水上一環(huán)”,把東平河和汾江河道、佛山涌進行串聯(lián),塑造禪城夜游品牌,成為禪城文商旅融合發(fā)展的新亮點,為城市發(fā)展賦能。
他認為,夜游項目一旦突破,將成為禪城繼嶺南天地之后的又一個重點項目,將極大提升禪城城市形象。
想法何來?串聯(lián)三條河道,推動“夜經(jīng)濟”發(fā)展
“大約十年前,我就坐過當時的‘禪城一號’游船從東平河到汾江水道,我覺得完全有條件串起來?!弊鳛槌鞘幸?guī)劃和研究領域的專家,楊欽認為,他的設想不是天馬行空。
“東平水道-汾江水道-佛山涌三條河道天然成環(huán),過去都是通的,只是隨著城市的發(fā)展,交通形式發(fā)生了變化?!睏顨J認為,作為嶺南水鄉(xiāng),“水”曾經(jīng)是禪城的特色,從汾江河到東平河,城市的發(fā)展依然圍繞著“水”,不過,對比長三角,禪城還沒有在夜游上把水系利用起來。
因此,他建議,可以從“水上一環(huán)”的高度去謀劃夜游品牌?!爱斎唬F(xiàn)實情況不一定一步到位,可采取分步走的形式推進,借東平河夜游,把最有條件的東平水道-汾江水道的夜游先做起來。”
汾江河與佛山涌接合處。禪城區(qū)政協(xié)常委楊欽建議禪城打造“水上一環(huán)”,把東平河和汾江河道、佛山涌進行串聯(lián),塑造夜游品牌。/佛山日報記者張寶翔攝
楊欽認為,夜游逐步開通后,將可發(fā)揮出乘數(shù)效應,不僅對城市經(jīng)濟、生活,也對城市形象起到巨大的影響。
首先是激活起夜游品牌?!皬臇|平河到汾江河道,形成一個環(huán)型的游船線路,對比不少周邊城市,環(huán)線游的體驗更有特色。”與此同時,夜游項目上馬后,會倒逼河道兩岸升級,將對城市形象起極大提升作用。這個價值非常重要,符合禪城當前推進的“精品戰(zhàn)略”。
另一方面,楊欽認為,“水上一環(huán)”的通航,有望為城市居民打開全新的“慢生活”方式?!霸囅胍幌拢掳鄷r,人們還可以選擇游船的方式回家。休閑時,市民可以通過乘船之旅來享受戀愛時光、親子時光。”
此外,在他看來,更重要的是,夜游可成為禪城“夜經(jīng)濟”的主要增量,為推動第三產(chǎn)業(yè)發(fā)展注入強勁動力。
“市里首個夜游航線即將開通,這說明本地對夜間水上觀光旅游的構想正成為現(xiàn)實。禪城有條件做,建議可向這個方向靠攏?!睏顨J認為,可把這條夜游航線打造成連接禪城過去到未來的一條重要線路,“長期以來,禪城旅游界擔心游客來了留不住,有了這條線路后,相信會極大豐富禪城旅游業(yè)態(tài),使得游客能來,也能留得下?!?/p>
如何建設?深耕文化,打造亮點項目
打造這樣一個夜游項目,資金從哪里來?楊欽認為,好的項目并不會缺少市場投資,當這個項目建成,將帶來無限利好。他建議,政府層面從頂層設計上做好規(guī)劃,落實通航條件,確立相關規(guī)則制度,相信能充分撬動社會資源參與建設,讓項目不斷完善。
“市里首個夜游航線即將開通,這說明本地對夜間水上觀光旅游的構想正成為現(xiàn)實。禪城要抓住機遇,加快打造‘水上一環(huán)’?!薄獥顨J
“一條江,蘊含多少動人故事?!睏顨J表示,“水上一環(huán)”河道兩岸分布著王借崗森林公園、中山公園、水上關帝廟、瓊花會館、石灣南風古灶、酒廠等重要節(jié)點,是禪城文化底蘊集中的地方,因此,關鍵要利用水系暢通、文化歷史深厚的優(yōu)勢,深入進行挖掘和策劃,串聯(lián)起水文化和水旅游?!艾F(xiàn)在東平河夜游馬上要開始了,可以游完東平河,再游汾江河,大船轉小船,風景不同,體驗完全不同?!?/p>
楊欽還提議,要深耕原有的文化底蘊,營造出具有不可復制的獨特體驗。根據(jù)兩岸的實際情況、原有特色,可以結合商場、新建的露天劇場打造碼頭,把夜游擴展為夜演、夜品、夜食、夜購等元素,把游船項目跟觀賞粵劇、特色夜宿等各種旅游服務進行打包,策劃多元體驗的旅游項目,營造濃郁情懷氛圍,匯集人氣,市民游客自然“都愿意來”。
“做好‘水上一環(huán)’的文章,能打造成獨具競爭力和城市魅力的亮點項目?!睏顨J表示,這一項目不僅可塑造夜游品牌、改善城市形態(tài),還能成為灣區(qū)時代下禪城構建地方特色、增強城市形象的重要抓手,生動講好禪城故事。
原標題:禪城區(qū)政協(xié)委員積極建言建設“水上一環(huán)”
來源|佛山日報
文|記者林曉平
編輯|何欣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