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产精品产品视频_国产精品作爱视频_伊人久久精品视频一区二区_狠狠躁夜夜躁人人躁婷婷视频

佛山在線

全民戰(zhàn)“疫”,這些法律紅線不能碰

從疫情發(fā)生地自駕到佛山探親,就診多次隱瞞行蹤,最終確診為新冠肺炎;不聽勸告公共場所拒戴口罩,還推撞執(zhí)法人員;為博他人關注,污蔑他人得了新冠肺炎……據介紹,1月23日至2月8日,佛山110共接報涉疫情警情223宗,全市查處涉疫情違法犯罪嫌疑人27人,其中刑事拘留23人。

在全民戰(zhàn)“疫”的關鍵時刻,到底哪些行為需要警惕,讓我們一起聚焦疫情防控的法與罰。

案例1:隱瞞行蹤

男子就診隱瞞涉疫經歷被調查

據介紹,男子唐某在1月20日出現(xiàn)發(fā)熱、咳嗽等癥狀,仍從疫情事發(fā)地自駕出發(fā),于1月22日到南海區(qū)西樵鎮(zhèn)西岸社區(qū)某住宅小區(qū)探親。1月23日、24日、28日,唐某三次到高明區(qū)人民醫(yī)院就診,隱瞞從疫情發(fā)生地到來的事實,并一直未采取戴口罩等防護隔離措施。

直至住院治療時,他才說出其常住疫情發(fā)生地的事實。隨后,唐某被確診為新冠肺炎。目前,唐某已被收治隔離治療,公安機關同時對其立案調查。

以案說法

瞞報行蹤依法從嚴追究責任

佛山警方表示,唐某的行為違反了重大突發(fā)公共衛(wèi)生事件l級響應相關規(guī)定,觸犯《刑法》,涉嫌以危險方法危害公共安全罪。

根據相關法律法規(guī),新冠肺炎患者、病原攜帶者、疑似病人,上述三類人員的密切接觸者及從疫情重點地區(qū)到佛山的人員,不主動申報登記、拒絕接受隔離治療、拒絕集中或居家醫(yī)學觀察的,如構成違反治安管理行為,依照《治安管理處罰法》有關規(guī)定從重處罰。引起新冠病毒傳播或者有傳播嚴重危險的,依法從嚴追究刑事責任。

案例2:拒戴口罩

檔主阻撓執(zhí)法被行拘7日

“我不用戴口罩,戴口罩呼吸不了!”2月1日,佛山市順德區(qū)杏壇鎮(zhèn)某菜市場內,魚檔檔主吳某彬大聲拒絕了杏壇鎮(zhèn)市場監(jiān)管執(zhí)法人員遞來的口罩。在執(zhí)法人員的勸說下,吳某彬的情緒仍十分激動,并推撞對方。2月2日,順德區(qū)公安局杏壇派出所將嫌疑人吳某彬抓獲,并對其行政拘留七日。

以案說法

公共場所不戴口罩不聽勸阻從重處罰

佛山警方指出,根據相關法律法規(guī),拒不執(zhí)行各級人民政府及疫情防控指揮部依法發(fā)布的防控措施,在公共場所不佩戴口罩,不聽勸阻、擾亂公共秩序的,依照《治安管理處罰法》有關規(guī)定從重處罰;涉嫌犯罪的,依法從嚴追究刑事責任。當前正處于疫情防控關鍵期,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傳染病防治法》規(guī)定,廣大市民應盡量不參加人群聚集活動,盡量避免前往人員密集、空氣流通不暢的場所,在人員聚集場所應佩戴口罩等防護工具。

案例3:哄抬物價

高價銷售口罩 醫(yī)藥企業(yè)被處罰

近日,佛山市市場監(jiān)督管理局通報,佛山市都市百姓醫(yī)藥連鎖有限公司第十三分店高價銷售“潔之源”“保為康”“醫(yī)麥德”三個品牌口罩。當事人行為涉嫌違反《價格法》《價格違法行為行政處罰規(guī)定》相關規(guī)定,構成哄抬價格等價格違法行為。1月22日,南海區(qū)市場監(jiān)督管理局對該公司進行全面調查處理,將于近期作出行政處罰決定。

以案說法

哄抬物價將按非法經營罪處罰

近期,佛山公安經偵部門聯(lián)合相關職能部門,嚴厲打擊查處利用疫情哄抬物價、囤積居奇、制假售假等違法犯罪行為。截至目前,共查處破獲涉疫情案件16宗,行政處罰3人、刑拘8人。

市市場監(jiān)督管理局提醒,商家要加強價格自律,嚴格遵守價格法律法規(guī),自覺增強社會責任感,為消費者提供價格合理的商品和服務。不得相互串通漲價,操縱市場價格;不得捏造散布漲價信息哄抬物價、變相漲價,擾亂市場價格秩序。

根據相關法律法規(guī),違反國家有關市場經營、價格管理等規(guī)定,囤積居奇,哄抬疫情防控急需防護用品、藥品或者其他民生用品價格,嚴重擾亂市場秩序的,按照非法經營罪處罰,牟取暴利的從重處罰。

案例4:涉疫詐騙

發(fā)布廣告行騙  從嚴追究責任

2月3日,做醫(yī)療器械生意的彭小姐,受第三方委托采購口罩。彭小姐通過微信好友找到中間商“笑笑”商談采購事項?!靶πΑ笔杖∨硇〗?2萬多元貨款后,轉給另一銷售口罩人員李某。李某在收取貨款之后,沒有如約提供口罩給采購商,并且拒絕協(xié)商退款。李某交代,因為疫情導致口罩市場需求量大,在沒有貨源情況下,他在網上找到了一些模糊的口罩、產品包裝、廠家資質圖片,在視頻平臺上發(fā)布廣告行騙。

以案說法

涉疫詐騙九成為虛假販賣口罩

據佛山警方統(tǒng)計,1月22日~2月6日,佛山110報警服務臺共接報涉疫情的詐騙警情詐騙類43宗,其中90%都是以虛假販賣口罩進行詐騙。

公安機關提醒市民,要提高自我保護意識,通過正規(guī)渠道購買口罩、酒精等防疫用品。在遭遇詐騙后,要注意保存相關聊天、轉賬記錄,及時向公安機關報案。

同時也警告不法分子不要抱有任何僥幸心理,通過電話、短信、微信、微博、網絡平臺等電信網絡途徑,以銷售防控產品、募集捐贈物資、在線診斷等方式進行詐騙的,警方將依法從嚴追究刑事責任。

案例5:造謠傳謠

污蔑他人患病被行拘4日

1月26日13時許,南海獅山一事主報警求助稱,有人在微信群上造謠污蔑自己患有“新冠肺炎”,嚴重影響了其正常生活。民警迅速將發(fā)帖人高某傳喚至獅山派出所。經詢問,高某如實供述了自己出于“博關注”和“惡作劇”的心態(tài),在微信群發(fā)布了事主患有“新型肺炎”虛假信息視頻的違法行為。高某因發(fā)布疫情謠言故意擾亂社會秩序,被處以行政拘留4日。

以案說法

勿圖一時之快惡意造謠傳謠

警方指出,編造、散布、故意傳播涉疫謠言、虛假疫情信息,謊報險情、疫情、警情,制造恐慌、擾亂社會秩序的,依照《治安管理處罰法》有關規(guī)定從重處罰;涉嫌犯罪的,依法從嚴追究刑事責任。

據統(tǒng)計,截至2月7日,佛山公安已查處惡意造謠傳謠違法人員33人。

警方提醒,網絡不是法外之地,廣大網民一定要牢固樹立法治意識,增強辨別能力,對未經證實和來源不明的網上消息,不得轉發(fā)、傳播,自覺做到不信謠、不傳謠;對已發(fā)布或轉發(fā)的不實信息要快速刪除,主動消除不良社會影響。

 掃一掃,觀看視頻聚焦疫情防控的法與罰。

原標題:全民戰(zhàn)“疫”,這些法律紅線不能碰

來源|佛山日報

統(tǒng)籌|記者韋娟明

采寫|記者韋娟明、唐格楨、王旖荻、阮鳳娟 通訊員佛公宣

編輯|何欣鴻